评《食日谈:餐桌上的中国故事》:从明天起,关心粮食和蔬菜
2023-08-07 13:41:54 扬子晚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《食日谈》封面

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说过:“历史清楚地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名字,却不能告诉我们麦子是从哪里来的,这正是人类的愚蠢之处!”今天,经过三年疫情的考验,关心粮食与蔬菜的民众,越来越多,餐桌上食物的来龙去脉,也成为全球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看到公众的求知欲,李昕升博士开始通过农业作物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来讲历史,他打通农学与史学两个领域的壁垒,融合成B站“李昕升讲食物史”的核心内容。而新书《食日谈:餐桌上的中国故事》,正是他多年来科普创作的一次纸上旅行。

在这本书中,我们既可以看到在作物的传播方面,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,又可以看到,各大洲的重要粮食与果蔬物种,传入中国时,对中国的人口增长、农业政策、税负政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影响。

为解答大家的疑问,李博士将历史与农业严格紧密相关的写作内容分成三块,总论篇之下,是两个平行系列,分别为“本土作物篇”与“外来作物篇”。在“本土作物篇”中,李昕升解答了为何中国作物的起源在近代频遭质疑的问题,讲述了中国本土植物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。这一篇章中,不乏妙趣横生的论述,比如丝绸之路上的桑树与蚕丝,如何改变了西亚乃至欧洲的穿着艺术,中国输出的大豆如何在全球旅行,并拯救了美国种植业对土地肥力的催毁(大豆发挥了固氮效能)……

在这些宏观问题之外,李博士也解释了一些迷人的微观问题,比如,番薯和玉米等美洲作物在明末尚未大面积推广,未必是明朝灭亡的原因:“朝代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就算这些高产粮食作物都传播了,但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,如小冰期、通货紧缩等。”

《食日谈》一书,之所以令人百读不厌,最重要的一点在于,作者是经由物种交换来讲述文化的输出。譬如原产于中国的大豆,延伸出的文化对日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,日本人曾经把豆腐叫做“唐符”或者“唐布”,据说是唐朝时期鉴真和尚传入的,所以日本的豆腐行业把鉴真奉为祖师爷。再比如华南一带,宗族祠堂内都会安放铜鼓,这种慷慨激昂的打击乐器,主要用来祭天和歌颂丰收,是家族凝聚力的重要象征。

但没有古老的水稻文化,铜鼓文化也就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”。今天,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、菲律宾、柬埔寨、马来西亚也有这种铜鼓文化,这就是我国的稻作文化向外传播的痕迹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华明玥

校对 徐珩

热门推荐

文章排行

  1. 2023-08-07评《食日谈:餐桌上的中国故事》:从明天起,关心粮食和蔬菜
  2. 2023-08-07医药板块大幅下挫 丽珠集团跌停 贝达药业等走低
  3. 2023-08-07增强企业上市信心 辽宁专精特新企业走进深交所活动顺利举办
  4. 2023-08-07痛心!吉林舒兰暴雨已致14人遇难 1人失联
  5. 2023-08-07兰考驾校哪个好2023
  6. 2023-08-07“铸我中国心”微电影展播:“听风者”是怎样炼成的
  7. 2023-08-07线描画的教学反思
  8. 2023-08-07航天梦启迪奋斗者(创新谈)
  9. 2023-08-07爱科百发已回复审核问询函:聚焦创新药研发领域,AK0529获得国家“十三五”“重大新药创制”科技重大专项支持
  10. 2023-08-07新城悦服务发盈喜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0%
  11. 2023-08-07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8条便民办税举措
  12. 2023-08-07我借钱给别人,但是那个人却突然失踪了,卷走了一千多万,我该怎么做
  13. 2023-08-07蓝蓝天空(关于蓝蓝天空简述)
  14. 2023-08-07我的体育老师全39集播放 我的体育老师电视剧全集爱奇艺
  15. 2023-08-06德福科技:网上发行中签率为0.0325248921%
  16. 2023-08-06金融监管总局:河北等16个受灾地区保险机构已赔付2.64亿元
  17. 2023-08-06何氏眼科紧盯科技前沿 守护“睛”彩世界
  18. 2023-08-06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8条便民办税举措
  19. 2023-08-06北化股份股东户数下降1.04%,户均持股10.54万元
  20. 2023-08-06光大理财开展首批认股权业务